以目前無論2價或4價子宮頸癌預防性疫苗即「人類乳突濾過性病毒」疫苗,其價格恒在80-100美金一劑,仍屬高價,其效果對於「防癌」一般也僅在75%左右。雖然子宮頸癌之原因可說95%以上導因於HPV感染,惟16、18型所佔比例為85%,其餘如52、58型等等;因此現有之疫苗也是未能涵蓋所有型態之HPV感染。

  從流行病學之觀點,台灣全島抹片受檢率每年約在65%左右,而連續三年未作抹片者,也達到50%左右,因此未做抹片之婦女(30歲以上)仍有35%以上,以現今之子宮頸癌之罹病率恒佔癌症之第一位,但死亡率從早期之第二位持續下降,幾年來也由第五位降至第六位,由普遍實施防癌抹片篩檢(Pap smer),早期診斷、早期治療,所提出之貢獻不小。

  婦女由HPV感染之普遍率約在25-30%左右,持續感染也僅佔20%,而其中持續以漸進之細胞變性自Mild dysplasia、Moderate迄Severe(CIN1→CIN2→CIN3)IntraepithliaL Neoplasm顯示迄原位癌之變性,也需歷數年以上;在此期間之任一階段,得以早期診斷,予以中止及治療,其生存率恒達95-100%,即幾乎完全痊癒,此目標以目前之治療水準及技術,並非達不到的。

  而主要之癥結,應專注於提高抹片之受檢率;普遍篩檢若能達到85%以上,其後每年重覆檢查,應可改進所謂偽陰性率25-30%。其原因涵蓋:「(1)檢體之未完全採集(2)細胞固定不良(3)染色或抹片塗佈不良(4)診斷疏忽未檢出」之因素。以目前努力於品管及檢驗技術之改進(1.薄片抹片2.重覆抽驗3.抹片之品管嚴格化4.限量檢驗及5.重覆抽檢)」,注意以上各點,予以改善,則偽陰性之比例必明顯減少。

 

因此現階段之努力方向應朝向:

1.

提升抹片採檢率──
a.衛教宣導之加強
b.巡迴抹片下鄉機動採檢
c.實質之物質回饋及獎勵予受檢者

 
 
2.
加強診斷之正確性──合併子宮頸攝影或陰道鏡合併使用。
 
3.
目前我們正計劃研擬3D攝影及顯像以增進診斷之更能準確性之研發。
 
 而HPV之疫苗,因較高之成本費用,以現有之政府財力恐不能負荷全面之免
費或健保給付施打,因其效果也仍未臻理想:(1.價高2.已感染者施打較不具意義,因此不能取代較便宜僅花費6-7美元之抹片檢驗費用3.對於細胞之變性程度,更不能提供諮詢-即不能取代抹片與細胞變異之診斷價值4.目前之疫苗為非治療性疫苗,將來若能研發能具治療HPV感染,有治療之效果,則更有意義)。 所以在可預見之將來,以價廉易為之抹片檢查,合併陰道鏡或子宮頸攝影之診查,仍然是主流,不可予以取代的。
 
台灣地區婦幼衛生中心董事長 陳宏銘